网站首页 > 宣泄减压> 文章内容

图文:心理宣泄室:疏导还是助暴

※发布时间:2017-8-22 19:27:4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不开心,就找“宣泄人”撒气或是扔“发泄球”。近年来,心理宣泄室被引进校园。让校方始料不及的是,宣泄室居然如此受学生追捧,宣泄工具也因为学生“用力过度”而换了一茬又一茬。宣泄室不得不由“完全”变为“限量”。

  学生为何如此迷恋宣泄的感觉?校园里开设心理宣泄室,结果究竟是疏导还是助暴?除了宣泄,还有哪些方式能帮助学生减压?

  2006年,为让学生将心中的压力出来,江岸区育才中学首次借鉴社会机构的经验,将心理宣泄室引进校园。倘若学生感觉心情压抑,或者对某位老师、同学“有气”,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向贴有图像的充气娃娃。

  据了解,心理宣泄室之初,几乎每天都有学生“光顾”。该校副校长朱朝霞说,每到时间,排队等候的学生挤满了整个走廊。

  除了充气宣泄人,宣泄室还有10多个发泄球供学生发泄。这种橡胶制的发泄球被做成鸡蛋、番茄、草莓等形状,里面装有液体,用力一摔就会发出“啪”的一声,原本好好的“鸡蛋”变成碎鸡蛋的模样,十几秒后则会慢慢恢复原形。

  朱朝霞告诉记者,两套宣泄工具加起来,共花费了数千元。其中宣泄人还是从空运过来的,价格不菲,每个不低于3000元。

  2007年,汉阳一中专门将一间十平米的办公室开辟出来作为心理宣泄室,除了有宣泄人、充气棒、布娃娃,墙壁上还挂了一块白板当涂鸦墙,学生可以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随意在白板写,倾吐内心的郁闷或发泄不满。心理老师会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给予回答。

  “宣泄室成了学生课后最爱来的地方。”汉阳一中专职心理教师张文业告诉记者,光顾的大多是高三学生,男孩子喜欢捶打宣泄人和充气棒,女孩子则偏爱布娃娃。

  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心理宣泄室没多久,一位班主任反映,该班女生小帆(化名)情绪不对,整天闷闷不乐。老师问其原因,小帆就是不吭声。不得已,班主任只得请心理老师为其进行心理。“试着打宣泄人或是在白板上写出心里话。”多次谈话无果后,张文业直接把小帆领进心理宣泄室,并告诉她可以随意使用任何一种工具宣泄。

  对着充气人一顿猛捶后,小帆还是不肯言语。其后,张文业每隔几天就会让这名学生到宣泄室发泄心中的苦恼。小帆除了打充气人,还会在涂鸦墙上画一些杂乱无章的图案。这时候,张文业会让学生尽情发泄,不去打扰。渐渐地,小帆的话匣子打开了。她告诉老师,初三时,母亲因车祸去世,为了不影响自己备战中考,父亲直到最后一刻才告知。“我很后悔在妈妈弥留之际,自己陪伴她的时间太少。”小帆深深道。她表示,对父亲向自己隐瞒的事实表示理解。

  然而,与学生沟通时,张文业发现,其实该女生对自己的父亲有着一股隐隐的恨意,只是她不愿意承认而已。这种矛盾的心情经过三年的积淀,这股恨意越来越深。

  如今,育才中学和汉阳一中的心理宣泄室更多时候是铁将军。“要求宣泄的学生太多,辅助工具经常受损,甚至遭受人为的。”育才中学副校长朱朝霞告诉记者,花了3000多元买的充气人被学生用小刀划了道大口子,无法再修补。

  事实上,心理宣泄室走进校园,自学生对橡胶人挥拳相向开始,宣泄助长学生倾向的说法便如影随形。

  一些学生将充气人想像成为同学、熟人、邻居,外地更有学校的校长、老师将自己树为靶子,让学生在“自己”身上宣泄郁闷和。

  这种以虚拟特定对象为“选择目标”宣泄方式,引起一些家长的担忧。他们认为,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用宣泄的办法帮助学生,是否可以说学校已到了育人乏术的地步?再说,这种将发泄目标设定在老师身上的做法,将我们传统文化的“师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撕得粉碎。老师都可以成为敌人,还有什么人不可以?

  一些社会人士旗帜鲜明地表示,这种宣泄方式不宜提倡。他们认为,中学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可塑性很强。如果受到一些挫折和委屈,就靠发泄这种简单的方式来解决,长此以往,很容易养成的不良性格。再说,心理宣泄室毕竟是个着和的地方,有着“”倾向的一面,到宣泄室里找橡胶人“”,固然泄了一时压力,但这种诉诸的发泄,会使学生的心理更加脆弱,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些教师也对心理宣泄室的功用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心理宣泄是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宣泄对于缓解学生压力是有益处的。但是,简单的打、砸、吼,以及迁怒于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简单的宣泄反而对其心理治疗留下阴影。“不给学生提供一个专门的宣泄场所,难道要他去公共财物?“张文业则认为,开设心理宣泄室有必要。当然,前提是老师要教育学生,在宣泄室里,冲谁撒气都可以,出了宣泄室的门,可不能随随便便“搞”。

  面对心理宣泄室带来的争议,不少心理老师认为,心理宣泄室只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手段,要真正治疗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进行分类疏导。

  育才中学心理老师李岳峰说,除了传统的谈话式仍唱主角外,一些颇具创意的新式减压法也出现在江城中小学校园里。

  本学期开始,李岳峰将术引入学生心理。据悉,这在武汉市中小学还是首次。他介绍,所谓术,即让学生躺在软垫上,在舒缓音乐的陪伴下,心理老师发送一些指令让其放松,闭上双眼,不知不觉进入似睡非睡的心理状态。在过程中,被者遵从老师的暗示或,并做出反应。“的最大作用是打开学生潜意识的大门。”李岳峰称,不少初三学生为中考感到焦虑,即使老师常常说一些暗示性话语如“其放松点,中考不会太难”,学生还是会莫名紧张。通过,则可将这些鼓励的话语烙在学生的潜意识里,今后面对难题,学生也会进行积极的暗示。

  听着音乐睡觉也可以减压。2007年,武汉二中心理咨询室特地引进一套放松椅,并配有专门的音乐帮助学生入眠。该校心理老师闫婉缔告诉记者,每天中午,部分高三学生特地排队感受放松椅,聪明的学生还会提前预约。在布置温馨的心理咨询室里,听着音乐躺在放松椅上,学生很快就能入眠。一来,学生感觉神清气爽。

  闫婉缔认为,对于不同的学生,心理老师应区别对待。平日比较宽容、大度,遇事可以调节的,就不用做心理宣泄了。对长期焦虑、失眠、多梦的学生,老师可对其进行音乐治疗,让学生在舒缓的乐声中平静自己。对无具体诱发事件,情绪低落的学生,老师还可将其引进沙盘室,通过游戏的方式表现出真实的,探求心理低落的原因,再对症疏导。

  “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也需要不同的疏导方式。”闫婉缔说,性格比较内向者,学校通过语言宣泄的办法,引导宣泄人尽情诉说;过于内向者,他们既不想对着橡胶人“下手”,也不愿对咨询者“诉说”,干脆采用哭泣的办法引导其宣泄。而那些性格外向的,心理又有郁结的,例如以前受过别人,一直没有忘怀,可引导其采用的方式,将充气人想象成任何一个自己不满的人,进行宣泄。提供这样的心理宣泄室,发泄不是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达到心理的相对平衡,从而有助于将消极能量为积极能量。

  “尽管如此,在其宣泄完成后,教师还得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引导。”闫婉缔说,通过引导,让他们重新认识引起事件的原因,重新认知,从而达到宽容别人,接纳的目的。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