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成长心理> 文章内容

【青年成长报告】毛巍璁:镜头中的世界掌镜的我

※发布时间:2018-10-13 19:00:2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我叫毛巍璁,属虎白羊座,2010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现在是青岛市新闻中心对外协作部的一名摄影摄像。在刚刚过去的国庆档,我收获了一张宝贵的工作照,来自于热心的围观市民——

  毕业之后,我开始接触机。那一年我拥有了第一部相机——佳能5D mark2。直到现在,我的很多画面还是用这台机器拍摄,但是用法和以前不一样了。可能是人的都会有一个“延迟期”吧。小学初中那时候学习音乐,高中时学习篮球,但真正能理解音乐是从大学开始,真正感觉自己会打篮球是从工作开始。可能这就叫做“者迷,旁观者清”,沉淀一段时间更有助于理解。当你经历多了,才真正能感受到当时那些节奏的情感,那些每天重复动作的实用。

  2010年我开始学习摄影,同时也接触摄像,在这里也给小伙伴儿们普及一下最基础的知识和业务:我们平时看的电视是PAL制25帧(1080/50i),这个数值对电视工作者来说很重要。首先我们要知道25帧代表什么,它代表电视呈现的画面每1秒钟其实是由25张照片组成,每1帧又是一个画面或者说是照片——这样说,你就能明白“摄影”与“摄像”的区别了吧?至于“制式”这里不多说了,只要按照这个制式拍就好了,否则是要出问题的(可能要被扣钱的哦)。呈现的画面都是需要用构图、焦点、焦段、明暗(色彩)去完成,从而让人们知道画面的内容,这就是“镜头语言”。

  虽然我的本科专业是播音主持,但其实性格比较内向,摄影和摄像刚好弥补了我性格的不足,不需要多说就可以把内心的话成图片或者图像表达出来,即使不懂得“镜头语言”的人,也会直观觉得“嗯,好看”。其实,我的初衷就是把所有美好的画面都呈现给大家。

  在这几年的工作中,尤其是近两年,我非常幸运地参与了2018年6月的“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主形象片的拍摄、2017年10月的央视《还看今朝》大型直播,2016年自驾72天行走18200公里横跨亚欧的《今日丝行》……我自己愈发感觉到,拍摄需要的除了技术,更多的还是内涵。自己的“经历”,不管是亲身经历还是阅读经历、好的还是坏的,这些经历都会让人更全面地理解一个事件、理解这个社会、理解某个人。理解了,再把理解为镜头表达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一些人,他的技术也许不是很好,但拍出的照片或者视频能够引发他人的强烈共鸣。拍摄技术很重要,但首先要上心。

  最早成立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主形象片拍摄团队大概是2017年10月份。接到任务很突然,十月份的青岛其实已经过了最佳拍摄时间,所以当时首要任务就是抢拍,和时间赛跑,因为再往后树叶掉没了,怎么拍也拍不出活力了!(尴尬的笑脸)最开始是农产品的抢拍,我们变成了“下乡小分队”;后来开始拍日出日落,变成了“追日小分队”;青岛的高点基本都去过了,上山、爬楼、坐船、登塔……

  最初,因为进组的自豪和能参加大活动的激动,大家都很有干劲,但身体在一个月后诚实告诉了你,思维在一个月以后耿直地提醒了你,一个月以后,我发现自己不会拍了,迷茫该怎么拍?怀疑这样拍对不对?才一个月,我就把所有自己觉得美好的画面拍完了,所能用的方式拍尽了,再怎么拍?这时候,深刻地体会到了组有一“老”,如有一宝——迟能德(我们平时都喊他迟老,当然迟老并不老,这里说的“老”是尊称,因为他的经验老道)。他给了我们年轻一辈充分鼓励,传授很多宝贵经验,并且教了很有创意的小技巧,这对于年轻摄像来说就是鲜活的摄影宝典啊哈哈哈~!

  其实主形象片当中,很多美妙的画面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就说说青岛的波螺油子那个镜头吧(下图),看到地面反射的光了吗?那是提前撒的水,不然不会反光~还有咱们赵亚南老师扮演园丁的那个画面(见下图),你知道他是跪在地上拍的吗?捂嘴笑~!

  有时候你看到画面感觉很简单,就拍一下嘛,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摄影摄像靠天吃饭。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思维创新和强大的后期合成技术,拍摄已经不仅仅是拍摄了,还是一种视觉的体验。

  我最早问前辈们怎么拍摄的时候,一位很厉害的摄影老师说摄像机有一个键,按一下“拍”,再按一下“关”就可以了,入门门槛很低,但你想拍好就需要自己去研究了。慢慢地,我开始学习构图,从模仿开始,往后就发现镜头可以拍得很诗意,但需要自己先有诗意。作为一个直男癌的我来说如何去弥补?多看好的影视剧吧,不是推崇国外影视剧拍得多么好,而是一样的桥段,人家就可以拍得很感人、很真实。它的镜头如何运动、焦距如何、构图是如何运用?这一切都是从模仿开始,但最终目的是有自己的风格。作为一名摄影摄像,需要做到今年看去年拍的画面就是有一种想删掉的冲动:怎么会拍得这么差?!

  第一个原则是不要太在意设备。出去拍摄的时候,我经常会听到旁边的人说“啊呀我的设备不行,拍不出什么样的照片。”每每这个时候我都想怼“给一台好设备也拍不好!”我们要了解手中的设备,熟悉了解每一个按键的功能、激发设备的最大潜质与性能,物尽其才。

  摄像机,我们平时用的大部分都是级摄像机,毕竟我们是,拍摄内容多以新闻为主。级摄像机的优点就是稳定方便实用。因为新闻更多的是实时记录,当然现在的级摄像机也因为人们对电视要求越来越高,已经接近于电影级别摄像机了。

  是不是电影级的摄像机就一定好?不一定。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很重要,所以P2拍摄、采集、上载、剪辑的速度,就要甩电影级摄像机好几条街。

  那电影级摄像机的优势是什么?是储存的格式和记录速度。这个很像机中JPEG与RAW格式,同一张照片JPEG保存大小10M,那RAW的格式大小差不多要40M,以此类推,说到一秒25帧级摄像机250M,那个电影级摄像机就大概1G。那么“大”有什么用?这里就要说到“源数据”了,我只说说其中的灰度。格式大,灰度值就会保留下来,什么是“灰度”?简单说就是白色~黑色的过渡层次。级大概7级左右,电影级13级以上。

  其实接触延时拍摄比较早,但那时候也只是用摄像机调好后固定机位拍摄,这种拍摄方式现在看局限性比较大,因为画面是固定的,只有天好能拍到云动或者光动。但通过这次上合形象片的拍摄过程中,通过观看和接触导演团队的摄影师,知道了“大范围移动延时”。虽然没有看到他们是如何拍摄的,但是通过聊天和咨询关键步骤,我也开始尝试着去拍摄。原理其实很简单,只不过繁琐地重复一个动作200-300次,是对拍摄者耐性的最大。因为是时间与空间的浓缩画面,所以每拍摄一个大范围移动延时基本需要2-3个小时。从选择线时间开始,拍摄简单的样张,到正式实施拍摄,都需要计算好才开始拍摄,最后呈现出的5-10秒画面都是如此。从开始学习摄像就要知道“有效素材比”,它是指每一次拍摄,拍到的画面和最后剪辑出的画面的比例。以前好的新闻摄像师用DVCPRO磁带的时候都可以做到素材比1:2以内,甚至是无剪辑拍摄,那时候说谁谁是“无剪辑拍摄”,都常光荣的。进入数码时代后,剪辑变成了非线性编辑,对摄像的要求更高了。因为剪辑空间大了方式简单了,给了编导和摄像们更多的后期创作空间,所以拍摄的素材量也变大了。虽然我没赶上对编时代,但通过大范围移动延时拍摄,我开始感受到了无剪辑拍摄。因为前期和后期都太麻烦了,所以必须提前做好规划镜头组接。再说说大范围移动延时的后期时间,基本和拍摄时间一样,当然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高以后会缩短,目前渲染一个10秒的镜头,从调色、去闪、稳定、输出,大概也需要2个小时。

  我读书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喜欢走出去,自己去经历去体验,用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我是性格急躁又热情的白羊座,尤其是天气好的时候我根本坐不住,就想出去拍(讨厌天好做后期),最讨厌的好天是万里无云。

  因为爱好摄影和摄像,所以会不自觉地关注天气,在这个过程中,我又重温了所有初中高中的地理、物理、化学。每次降温都有相对好的日出,平流雾需要什么湿乔四玩死过的女人度和温度,风向和风力,每年几月份有什么花,几月份天气好……这些已经慢慢渗透到我血液里。几月份太阳高度角是多少,在哪里拍日出,哪里拍日落,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说实话我最喜欢冬天拍日出,夏天拍日落。为啥?冬天日出六点半,夏天日出三点半哈哈哈!

  但想要好的画面,偷懒是没用的,身体也是很重要的,你要有好的身体才能上山下海、熬夜起早,学会休息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