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成长心理> 文章内容

河池日字报刊

※发布时间:2018-1-21 14:58:3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有的家长急于要求自己做称职的父母,当“好爸爸”“好妈妈”,但又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会出现失误或错误,因而顾虑重重,不安,感到困惑,不敢大胆承担责任。这种紧张焦虑的心态无形中会传染给孩子,影响他们的个性。也有的家长看到别人教子有方,取得好的效果,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产生不必要的自卑感。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做父母的也都是普通人,有长处也有短处。在教育子女上出现缺点和错误也是正常的。假如对自己要求过高,又力不从心,只会使自己感到孩子,增加心理上的压力。不但影响自己的积极性,反而疏远了孩子,失去了天伦之乐。

  如果父母处处为孩子做得尽善尽美,反而阻碍了他们发展的机会,应当给孩子留些机会发挥作用,让他们去显身手。这样会使他们感到自尊,提高自己的积极性。

  一般来说,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可以起到暗示作用。适当的期望是必要的,对孩子的推动力很大。如果期望是建立在孩子原有的水平和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将会使他们有信心,积极努力去完成应做的事。假如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则会给孩子过大的压力,使他们失去信心,或因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而感到自卑或自暴自弃。

  在当前竞争中,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支配下,父母对子女抱有各种期望是很正常的,但要切合实际。

  有些家长还没有深入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就提出自己的主观要求,例如对很小的孩子就进行强化训练。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高人一等,甚至能成为天才、神童。也有些家长过分依靠书本和专家的见解,只相信权威。其实,专家或书本上的意见经常是代表一般的情况。而每个儿童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不同,发展的进度、速度不同,兴趣爱好也各有差异。家长应站在子女的立场上,以科学的态度,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状态和年龄阶段,实事求是地提出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既不盲目攀比,也不盲目照搬专家和书本上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