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婚姻情感> 文章内容

父性的缺失对家庭的影响有多大?——从1个心理咨询案例说起

※发布时间:2019-5-1 23:19:4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就像是平时我们和自己的朋友聊天那样,碰到对方说“我最近很不开心”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问的是“发生了什么事?你跟我说说吧”而不会冷漠地回答“恩。哦。”这样。

  从来访者的言谈中可以发现,他的问题更多的来自于自己的情绪、对妻子的抱怨、对妻子不重视自己的抱怨,以及由此引发的连带情绪问题。这一个阶段,他是在倾诉,但可能了解不够。我们不需要急着打断或干预。

  我赞同作者的做法:除非我有更好的一个话题导向,否则不会轻易打断来访者正在说的话。只是在听的时候,我也许会适时说出自己的一些反馈和感受,帮助对方理清思绪,然后方便往更深层的问题上展开。

  取向的心理疗法就源自于此:确认来访者认同“了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给予来访者一些信心,让对方知道我们的会谈进行下去是有用的。这样慢慢地让对方把对话放在比较重要的上,接受自己即将要面对的咨询本身就是一种治疗,而这种治疗需要对方的参与,不是靠咨询师一个人来说就可以。

  许多人抱怨生活中这里不开心,哪里不快乐,主要是因为他们无法适当表达自己当下的感受,因为他们正在被自己的情绪了内心,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只看到自己准备去看到的世界。也许这就是一种退行和回避,觉得也许这样就能安全。但实际上心里还是焦虑和不确定。所以,我们要做魏伶优的就是让对方看清楚自己做了什么、没做什么(不敢做什么)

  也就是说,我们要做来访者的“建筑师”帮其重新造一座房子,在这座新的房子里有曾经摆设着的家具,也有一些需要拭去的灰尘。

  不一定要去和来访者分享自己的观点,或者将自己的态度呈现在来访者面前,因为咨询师不是者,不是老师,也不是权威。

  而且,来访者告诉我们的情况,必定是或多或少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说的一些话,有一些必然有所保留、有所、不够全面的。就像这个案例里的中年男子,他试图做一番,让自己有足够的底气去说妻子脾气不好、容易的事情。

  这个时候,咨询师切忌去“”一定要给对方留点面子(自尊)让对方说一些他认为自己的优点会更有利于后面引导其反思自己的不足。

  但我们又不能天马行空让对方一直无焦点地联想下去,因此在对方做辩解过后,一旦到了一个停顿或卡壳的间隙时,我们要果断地切入、回到一些之前没有充分展开的话题上,回到对方最初抱怨的事情上。

  假如还不能明确要和对方聊的重心在哪里的话,就让对方继续说下去,看看能否在接下去的话里找到关键点。

  “我不想告诉她哪里不对劲了,或者我想向她什么,或许是,我期望不用等到我说出来,她就懂我。”

  “感觉上,你老婆会像你妈妈一样对你的困难。把你的事儿告诉她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她要么在顾别的事儿,要么忙得不可开交。总之,不可能顾得上你。”

  “我的意思是,每当你希望被理解或被满足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受或者被生活;你会感到自己似乎依然是那个9岁的小男孩——他的需求被断然,他为此断了念头不再期待有人愿意或者能够回应他。”

  所有心理动力取向的心理治疗,都基于佛洛依德的一项发现:行为的理由通常不为当事人所知。而移情关系模式,是这位案例中的中年男子陷入目前困境的原因。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克服童年经验,那是每个人的人格基础。当我们学着去理解我们处事方式的背后原因时,我们就对自己的感情有了新的掌控,就能不再。

  在童年的那段关系里,所有期待被母亲理解的愿望都会落空。那个时候,他根本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也从来没想过能从父母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任何东西(包括获得爱和肯定)。于是成年后,他不是设法让妻子了解自己的愿望,而是用易激惹、偏执、自大的态度去对待妻子。其实他是把早年对父母的情绪都在了自己的妻子身上。

  在移情关系建立的初始,即童年阶段,孩子配合父母的期待就会获得爱,如果忤逆就意味着要失去父母的爱。所以对像来访者这样的男性来说,他一贯的调适机制是为自己做,用“仅此一次,下不为例“的合理化方式,去回避她一开始的真实感受。

  所以,每当他做错了什么,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妻子解释“请原谅我的这一次错误,我下一次不会这样了”一边这样说,一边下一次依然如故。实际上,他自己心里也非常痛苦,他并不想这样做,但就是自己控制不住。因为这是从童年就带在身上的习惯。

  在其成长过程中,他极度渴望父母的直接帮助,可是他的父母一个没有时间、一个觉得没有兴趣。他的父亲从来都不会花时间单独陪着他,而他的母亲有太多的负担,以致于无力再去承担儿子的个人(情绪)问题。他从小不是被母亲照顾,反而是尽其所能去减轻自己给母亲造成负担,甚至他从小和母亲之间就像是在扮演一个丈夫对妻子的角色。

  如果一个孩子继续缺乏恰当的父性关爱,也包括身体接触方式的关爱,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像这个35岁的中年男子(求助者)一样,他虽然身体长大到了35岁,但是他的心理年龄依然停滞在小时候:那个时候这个孩子站在卧室门口,看着他的父亲,渴望着被关注,而他的父亲去。

   文章来源于850游戏博贝棋牌

关键词:婚姻咨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