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心理知识> 文章内容

积极心态稳应对 面对疫情不恐慌 ——常态化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

※发布时间:2021-3-9 19:18:3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近期,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病例,校园疫情风险加大,疫情尚未结束,我们不能松懈。思想和行动上,我们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和防护,但同时在心态上,我们要避免过度恐慌、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春节来临之际,寒假也马上到来,为了做好师生和广大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特此整理了一些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大家需要的心理健康小知识,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孩子是一个特殊群体,面对最近比较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多家长感到焦虑和恐慌,并因此孩子正常活动。其实,家长过度的担心,可能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恐惧等情绪,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在这个特殊时期,该如何帮助学生、做好学生的心理防护呢?

  跟孩子一起正确戴摘口罩、洗手、消毒、通风、不、不扎堆。做一个淡定自如、正确面对疫情的父母。引导孩子以、宽容的心态看待疫情。危急时刻不抱怨,携手积极应对,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要学习关爱他人。不要带着孩子抢购物资,好自己的同时也要履行社会责任,满足自己的安全需求的同时,不过多地占用社会公共资源。

  寒假期间,也是一个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加强亲子关系的机会。和孩子一起做美食、一起运动、一起游戏等,总之要和孩子一起做他感兴趣的家庭活动。要理解孩子合理的娱乐需求,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建立一些规则,比如好作息时间,在规则范围内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让孩子生活作息维持规律,保持生活的稳定性,制定生活作息表、制定小目标,劳逸结合,安排小励,陪在孩子身边,不断鼓励他们更有兴趣、更有信心地完成每天的安排。

  由于“疫情”的原因,可能再度打乱孩子的出游等外出计划,这时候孩子难免有失望的情绪。方逸华 子女因此父母一定要给孩子积极的关注,让孩子在困难中看到人与人之间的风雨同舟、守望相助,让孩子永远心怀。

  由于种种压力,我们的心理、生理及行为会产生各种反应,请耐心倾听孩子的,了解孩子在害怕什么?需要告诉孩子,传染病不是今天才有,曾经有过,将来也会有,人类曾经很多次一起努力战胜了传染病。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紧张恐惧的情绪,但是这些情绪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退,它们并不能说明我们胆小,不要因为这些不舒适的感受而过于害怕和不接纳,从而导致紧张情绪的恶性循环,学会与这些症状和平相处。

  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在生活中,不良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带来不适的反应,这时自己要主动多和家人、朋友沟通,不要让自己独自陷于负面情绪。

  只有保持身心健康,我们才能把精力放在教学上,精读教材,钻研教法。我们还可以给孩子们分享疫情中的、新闻、感人事迹,将将教育和疫情建立联结,帮助学生在疫情中收获成长;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会颇多,收获满满!

  维持正常作息。基于目前比较严峻的疫情形势,寒假期间,我们依然需要每天统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德育教育等工作,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这就需要老师们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生活作息,不要作息紊乱,昼夜,否则不利于维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要保持和以前一样的生活方式,比如按时规律的起床、吃早餐;按计划工作、运动;按时休息、不熬夜……让自己的生活正常的轨道,自己对生活才有掌控感!才更能激发起我们的教学热情!

  孩子常常通过父母的情绪和行为来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所以父母应及时觉察并调节自己的焦虑、恐惧,在孩子面前呈现出稳定、积极且有力量的一面,这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础。

  家长和孩子一起正确戴摘口罩、洗手、消毒、通风、不、不扎堆,引导孩子以、宽容的心态看待疫情,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要学习关爱他人,做淡定自如、正确面对疫情的父母。

  替代性创伤是指通过看、听、读新闻报道或与人讨论创伤性事件等方式造成间接于该事件,进而产生心理创伤的情况。在这个特殊时期,在关注社会新闻和疫情发展情况的同时,要时刻保持,避免产生替代性创伤。

  寒假期间,不参加大型,家长可以利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渠道和朋友交流。避免人多扎堆,做好。

  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一直是我校重点关注且实施的工作。全校师生和家长将以积极心态应对冬春季疫情,面对疫情不恐慌。学校将全力做好疫情常态化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爱教师身心健康,建立紧密家校同盟,助力三中学子健康成长。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