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社会心理> 文章内容

复旦大学心理学研究者:社交能力不足的孩子可能越来越难适应社会干预越早越好

※发布时间:2017-11-17 12:55:2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宝宝“一见到陌生人就害羞”、“不愿意和他人接触”、“在家话比较多,在外面不敢讲话”,小编经常听到家长为孩子的社交问题焦虑。确实,AI时代,很多工作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来完成,人类特有的创意、社交等能力则变得更为重要。复旦大学心理学系陈斌斌博士告诉小编,这些行为是孩子“社交”的表现,家长无需过于担心,尽早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学前阶段是最重要的关键期。

  陈斌斌,中文大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教授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社交儿童的家庭成因及其对策、第一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及其和风险因素、基于第二胎出生前后过渡阶段研究等。

  多年前的你是不是害羞,腼腆,还被大人夸“这孩子成熟、低调、有内涵”?但这种性格的小孩在今天可能就会得到完全不同的评价了。

  据陈斌斌博士介绍,心理学领域有一项研究:研究者分别在1990、1998、2002年就“性格害羞”问题对我国小学和初中学生做了三轮心理调查,结果发现:

  1990年代,性格害羞的孩子不会感觉到有任何不适,同伴喜欢,家长、老师也觉得没问题,评价也不会因为性格内向受到影响;

  1998年的调查结果就发现关联性开始不一致,有些害羞的孩子觉得生活学习没有影响,有些害羞的孩子则出现了抑郁、老师不喜欢等问题行为表现;

  到了2002年,这一调查结果完全逆转,害羞的孩子感觉非常不好,出现抑郁等心理问题,父母、老师也不接纳这种害羞性格的孩子,同时这些孩子也容易受到同伴。

  这项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变迁,我们的文化越来越主张个体的自主性,这个很多事情都可以由AI帮忙的时代,对人的社交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激烈的竞争可能会导致社交能力不足的孩子较难适应社会。

  小编第一次见到陈斌斌博士是在上海市科学育儿指导公益活动上,作为活动特邀心理学专家,他耐心的解答带着小孩前来咨询的家长提出的各种问题。小编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家庭提到小朋友“一见到陌生人就害羞”、“不愿意和他人接触”、“在家话比较多,在外面不敢讲话”等问题。

  他所说的这个“安全”是指安全依恋关系。原来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小宝宝就开始与照顾者(通常是妈妈)建立一种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是宝宝对于人际关系的“初体验”,也是他一生人际关系的基础,对孩子未来的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都有影响。

  如果宝宝得到照顾者充分的信任、支持和,那么他就能成功建立一种安全型依恋,拥有一个自己的“安全”,也只有拥有了这个“安全”,宝宝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在社交中表现自如;反之,如果宝宝没能获得充分的信任、支持和,与照顾者建立起一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就相当于缺失了这个“安全”,无法有效的探索周围,表现出“社交”。不安全依恋关系主要有两种:焦虑型和回避型。焦虑型表现为害羞,回避型则表现为社交淡漠。

  “害羞的孩子其实内心想跟人玩,但害怕被,所以表现出害羞行为,主要是由自己不自信导致;而社交淡漠的孩子不是害怕被人,就是不愿跟人玩,他们通常更聚焦在物体上,玩玩具可能很专注,但对社交不感兴趣。”陈斌斌说。

  谈到社交的成因,陈斌斌博士认为一半来自遗传基因,一半则是父母养育的影响。也有很大关系,如果有一个温暖,即使有害羞或社交淡漠的基因,也不会表达出来。如果孩子成长在不良,遗传因子就容易被激活和表达,所以和父母养育方式对孩子依恋关系的建立至关重要。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照顾不一致,对他时好时坏;家庭中多方带孩子,没有一个主要照看者,有时爷爷奶奶带,有时外公外婆带,这种情况下特别容易导致孩子的焦虑型依恋。因为不同的照看者,规矩可能也不一样,爷爷奶奶同意做的事情,爸爸妈妈可能不同意,这种不一致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感,孩子容易和父母建立起焦虑型依恋,这种孩子容易产生害羞行为。”陈斌斌说。

  社交淡漠则常常是父母完全忽视孩子,对孩子比较冷漠,这种孩子感觉自己是不被爱的,跟人很远,没必要去建立连接,也不愿意去向探索。

  据陈斌斌介绍,孩子5、6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观察来判断其依恋关系的类型。有的研究会让孩子坐在宝宝椅上,观察他的行为,气质性的害羞绝大部分是先天遗传导致的,这个阶段就可以发现。

  3岁左右,父母要离开孩子上班去了,有些焦虑型依恋的孩子就会特别黏人,一旦父母离开就要大哭大闹,好像被父母抛弃了一样。而回避型依恋的孩子,父母离开也不会有特别的害怕,可能会不理不睬,无所谓。正常安全型依恋的孩子,父母走的时候会有一些不开心,但如果父母安慰他,比如对他说:爸爸妈妈很快就会回来,上班是为了给你买玩具,等等,孩子可能一开始会有一些担心、害怕,但很快能够被安抚过去。

  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是幼儿园入园阶段,焦虑型的孩子会特别焦虑,在幼儿园会大哭大闹,不要父母离开。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可能最初两三天会有苦恼,但很快会融入新。

  实验过程是由母亲带婴儿进入实验场所(陌生),实验者作为陌生人出现在实验场所里,但不的活动,片刻后母亲独自离开,由婴儿单独与实验者相处,由实验者观察婴儿的表现,再片刻后母亲返回。实验者记录这个过程中婴儿从始至终的行为和情绪表现情况。

  这个测验给婴儿提供了三种潜在的难以适应的情景:陌生(实验场所)、与亲人分离和与陌生人相处,通过测验来研究婴儿在这几种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的探索行为、分离焦虑反应和依恋行为等。

  安全型的孩子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地玩玩具,妈妈离开的时候,他会有一些伤心,但妈妈一旦回来,会马上与妈妈接触,稍作安抚,就会被安抚下来,不会有问题,很快平静下来继续玩游戏;

  焦虑型,妈妈回来后还是很痛苦的哭,很难安抚,既想与妈妈接触,但会表现出玩具砸妈妈等性行为,不能继续玩游戏。

  心理学家认为,依恋关系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稳定的倾向,并且会在潜意识中起作用。从心理学家对不同国家儿童的研究来看,虽然文化不同,总的来说,安全型依恋儿童约占 65%,回避型占21%,焦虑型占 14%,但它可随周围的变化而变化。

  以前我们文化中强调内敛、成熟,害羞并没有问题,但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时代对人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所以可能需要通过干预帮助害羞气质和社交淡漠的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变化,尽可能使他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谈到干预措施,陈斌斌认为,总体来说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给他温暖,建立一个安全的心理。比如说小宝宝感到冷了,饿了,这些情况父母都能及时观察到,满足他,那么宝宝就会知道,一旦我哭了,父母会关注我,建立对父母的信任,感到自己是被爱的。所以家长要做会观察的、的父母,孩子的各种各样变化,一些微妙的表现,父母都要捕捉的到,并且及时回应。

  有的父母给孩子买了玩具就让他自己去一边玩,父母做自己的事情,这种情况就没办法观察孩子是怎么玩的。

  如果父母白天确实要上班,代替父母的照料人尽量是固定的,比如爷爷奶奶一起带宝宝的话,需要分工明确,如奶奶始终是照顾者。父母晚上下班后一定要抽时间陪孩子,弥补白天不在的情况,尽量避免这个星期爷爷奶奶带,下个星期外公外婆带的情况。

  不安全依恋的孩子,尽可能早期进行一些干预和预防。陈斌斌博士提到,如果到小学阶段孩子还是容易害羞,基本可以预测到成年期是偏害羞的,所以干预越早越好,越晚效果越差,特别是青春期之后,孩子的建立之后就很难改变,幼儿期扭转过来的话是最好不过。

  如果在幼儿园阶段发现孩子害羞,一定要多带他接触社会,很多孩子因为接触同伴少,表现出害羞,多帮他找一些比较活泼、主动的孩子一起玩,孩子慢慢会更自信的和别人打交道。

  另:陈斌斌博士所在的复旦大学“二孩家庭项目”,正在招募怀着二宝的妈妈和家庭。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参加!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