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成长心理> 文章内容

心理学解析“啃老族”:原来孩子长大啃老都有这个“共同规律”

※发布时间:2021-1-28 15:13:5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如今,啃老族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啃老族的数量正在逐年攀升,近乎快成为一种社会常态,那么,这样一类人群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啃老是指子女在具备创造经济价值的情况下,仍然依靠父母养活自己的一种现象。这样一种看似子女父母的举动,其实是父母自食苦果。

  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让越来越多的父母舍得在孩子身上花费与时间,这样一种行为其实是父母对自己年轻时不能过上好日子的一种表现补偿。在这种心理的下,父母很容易就作出包办孩子人生发展的行为。

  受此影响,大部分的孩子并不乐意去规划自己的人生,反而对父母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因此,即便孩子已经具备了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他们还是更加希望选择啃老这一轻松的生活方式。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子女之所以会啃老,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不够,毕竟知识能够一个人的内在涵养,让他们具备羞耻心。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之下,子女肯定就不会出现啃老行为。

  提及张炘炀,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四年修完小学,10岁参加高考,16岁读博,张炘炀用自己传奇的人生赢得了一个神童的称号。

  但这样一个智商超群的孩子,竟然要求自己的父母给自己买一栋房子。依照张炘炀的个人能力,要想买一栋房子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但是他没有,而是选择了啃老。

  此前有人在网络上提出了有关当代年轻人为何能够不知地进行啃老,有人表示:既然父母总是地说爱子女,那么又怎么可能忍心让子女外出工作,劳累辛苦?所以子女啃老自然也就没有心理负担了。

  可见,父母过度宠溺孩子、包办孩子人生的举动,已经使得他们产生啃经地义的不理认知。那么,作为父母,这样一种现象应该如何规避?

  著名作家杨绛曾提及自己父亲说过的一句话:教育孩子,胜过当第一。一个孩子如果不能做到自立自强,那么即便他在学习上取得再大的成就,他的人生起点也要比别人低上一等。

  我们常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正是强调了自尊心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缺乏自尊心,那么他将为了一时的个人利益而可以作出各种的事情,养老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父母爱孩子,这种真情的流露本身是没有错,但是即便是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升的现在,父母也不能毫无地宠溺孩子。否则,孩子将父母的爱,进而养成依赖父母、啃老等不良行为习惯。

  我是炅妈育儿,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容祖儿 夹春卷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